很多人知道《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繁中版:獲利世代:自己動手,畫出你的商業模式) 這本書,對於商業模式畫布 (Business Model Canvas) 也不陌生,但或許你不知道有人已經研究了好幾年關於商業模式建模與精實創業的連結與應用,還出了《Running Lean: Iterate from Plan A to a Plan That Works》(繁中版:精實執行:精實創業指南) 這本書,其提出的精實畫布 (Lean Canvas) 更是被眾多新創公司採用。

Running Lean》的作者 Ash Maurya 寫了一篇文章,講述關於創新管理 (Innovation Management) 的方法,其中就結合了三個方法論:商業模式圖、系統性思考與精實創業。以下是簡要說明:

發明、創新與創新管理

Ash 對發明、創新與創新管理下了定義,他說:

發明

就是新設備、新方法或新流程。
Invention is simply a new device, method, or process.

創新

是為了創造和提供客戶價值所發明的應用。
Innovation is the application of an invention for the purpose of creating and delivering customer value.

至於創新管理

則是將發明轉化為創新的有結構過程。
Innovation Management is the disciplined process of turning inventions into innovations.

如果用商業模式畫布或精實畫布來解釋「發明」與「創新」,發明是關注其中的麼某一個組成模組的成功要素,創新則是關注各模組之間的連動與互補關係,具有系統全局觀。

invention vs. innovation

 

打造商業模式的三步驟

坊間有許多關於商業模式的書籍和解釋,在此我就不多贅述。但 Ash 特別以下三步驟中的第二步驟,我認為值得多花點心思在這個部分。

步驟一:建構商業模式 (Business Modeling)

快速將你想到偉大的點子用商業模式畫布或精實畫布畫出來,看得懂能溝通的草圖就可以,不是要求一份精美的商業計畫書。這是你的 A 計畫 (Plan A)。

步驟二:系統性思考 (System Thinking)

抓出商業模式中風險最大的那一個模組,或是最無法掌握的那幾項任務。

一般來說,要找到風險 (Starting Risk) 並不困難,但要抓出最高風險 (The Riskiest),可就不容易了。想想我們開發產品的過程:(a). 定義每一個產品開發流程的產出;(b). 列出要能達到產出所必須的子流程;(c). 找出眾子流程中的瓶頸或限制;(d). 從瓶頸或限制中再抓出風險最高的。

分析商業模式中的風險也能應用以上產品開發的方法,只是兩者的所關注的結果不同。產品開發關注的是產品本身,而建構商業模式則是關注 Traction Velocity (黏性速度,史蒂芬先生的翻譯)。「黏性速度」是建構商業模式時的量測指標。

步驟三:精實創業 (Lean Startup)

有系統地實驗並測試商業模式,以實驗數據和使用者反饋為基礎調整 A 計畫。

只有走過這個階段,你才能找到具備假設條件的 Problem-Solution Fit (問題與解法契合點)、Product-Market Fit (產品與市場契合點) 和 Scale (規模化)。我在這裡用「具備假設條件」的意思是說,這些看似有效果或能執行的方案,在沒有真正落實到客戶端之前,其實都還是假設,只要是假設,就必須不斷地驗證。

要知道所調整的方法有沒有效?那麼就看看步驟二的黏性速度有沒有改進。

increasing traction

商業模式是動態的,黏性速度看它有多麼活躍

建構商業模式的目的不僅是針對問題提出一個解決方案,更是如《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裡面所說的要能創造價值、傳遞價值,並從客戶端獲取當有的報酬,而當中的好與壞的量測指標就是黏性 (Traction)。

延伸思考

我稍微擴張一下黏性速度的概念:「黏性速度」之於「商業模式」,就如 Mark Johnson 在《白地策略》中提到的「資源動速」(Resource Velocity) 之於「利潤公式」(Profit Formula)。資源動速指的是:資源要使用得多快,才能達成目標數量。包括前置時間、產出、存貨周轉率、資產利用率等。同樣的,黏性速度也能評估一個商業模式到底能如何吸引客戶持續不斷地使用這個產品與服務。

Similar Pos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