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d-in-hand除了跟著亦師亦友的王一郎老師溯溪並學習到企業組織的管理之道外,上個月在北京的一次聚餐中,我還從聚餐的朋友身上看到「有情」,並且在一郎老師的分享中聽到「在乎」和「來得及」的三個故事。

有情

那天晚上其實我是去插花的,因為主要的目的是多位 1999 年蘇州明基第一梯顛峰戰士邀約一郎老師在北京聚餐,而我是 2006 年的顛峰戰士,當場比梯次只能恭敬的叫聲「學長」。

PS:別問我顛峰戰士是什麼,上過課的人就知道。

一開始我覺得奇怪:怎麼會是在蘇州培訓,後來在北京聚餐。幾位學長回答說:有幾年公司狀況不好,不是所有人 (顛峰戰士) 都繼續留下來,後來他們 (這一群在北京的) 離開了原本的公司,也有分散到各個城市去的,有的換公司,有的自行創業,但是只要同城 (同一個城市),有時候就會大家碰一下 (見面)。這一次是借 一郎老師 的名大家找機會聚一下。

我原以為就這麼些人,沒想到當他們開始拍照,把照片貼到微信群組 (有 100 多位各梯次的顛峰戰士) 裡時,它們開始驚呼:

A:「草原上的風」回了,他是誰啊?
B:張廷?
C:是張廷嗎?還是李廣?
A:他後來去哪兒啦?

叮咚、叮咚、叮咚,多支手機的多個訊息提醒鈴聲開始爆發。

老師,托你的福,好多潛水的哥兒們都出來了。
老師,張宗霖你還記得吧!他說你什麼時候到長沙先講一聲,他好號召那邊的同學聚聚。

頓時,在場的學長們變成四面八方的前同事們的微信傳聲筒。

我是個外人,但我看到他們爭著互通消息,彷彿要用最短的時間填補這些年空白經歷時的熱切表情,我感受到什麼叫做「情義」,我對於人與人之間那種單純不計較厲害關係的感情有更深的體會。

9:30 分,一位剛從公司下班趕來的學長,姓「辛」,他坐下來就先敬了一郎老師一杯酒,然後在眾人起鬨下,背起 1999 年要全部一字不漏背完才能成為顛峰戰士的「戰士宣言」。他一點也不扭捏地背著,一字一句一字一句,我實在很難理解他怎麼記得這麼清楚。直到他說:

有一段時間我創業很痛苦的時候,戰士宣言幫助我度過那段日子… 當我覺得我快過不去的時候,我就會自己背著戰士宣言…

原來,文字和話語的力量這麼強,強大到能夠幫助手發痠腿發軟的人們再一次重拾信心。

當下我想到 2006 那年的六標準差黑帶結業培訓。想起幾個畫面;想到當時的的主軸:「我來」;想到我直到 2014 年才真正瞭解「我來」的背後意義是有人願意無私的「支持我」

在乎

這是一郎老師說的真實故事,發生地點是在一家台灣科技公司的生產工廠。

那天一郎老師和那公司的一位副總在廠內開會,會議結束後,副總邀請一郎老師一起到一樓大廳,說是要參加一位員工的退休歡送會。

歡送會?是哪一位經理還是課長要退休?這麼搞工?

一郎老師說著他當時沒說出口的想法。隨著副總走進一樓大廳,他們已經有些人聚集站在那裡,門口電動門邊上捲了一圈「簡易」的氣球拱門。

原來他們要歡送的「蕭姐」是一位產線作業員,除了線長、課長、部長… 的致詞感謝並送上花束,副總也拿著麥克風開口說話,大意是:

蕭姐,謝謝你對工廠的奉獻和付出這麼多年,今天是你要退休的日子,其實我們也很捨不得,我這樣說或許有點不恰當,要吃蕭姐你一點豆腐,但是這種感覺就好像是嫁女兒一樣,雖然不捨,卻是要祝福。我希望你接下來的日子可以如你之前說的,要到處走走看看,你就去吧,好好享受你的人生,不過也不要忘記在這裡的一切,我們都還是你的家人。

一郎老師給這個故事下了一個標題:在乎。我聽了很是感動。因為在乎,所以真誠;因為在乎,所以為對方著想;因為在乎,所以願意放手。

來得及

一郎老師提到一位他所尊敬的,在科技公司任職的高階主管朋友,有一天他在那位朋友的公司開會並在餐廳吃飯時,他們聊起一個話題。這間公司今年開始贊助大學的公開課,讓公司裡的主管去學校開講。

一郎老師問:為什麼想到要支持這樣的活動?這位高階主管說:

很多人說學校教出來的學生企業不能用,這是誰的問題?
那麼何不我們去講,直接面對學生,跟他們聊聊,說說真實的職場上要具備哪些能力…

然後,這位高階主管停頓了一會,說:

很多時候,工作很多年的人基本上已經定型了,很難改變他們的思維模式和做事方法,但是,這些學生不一樣,他們還來得及,要趁著還來得及的時候做啊!

原來,企業不只是營利賺錢的集合體,它還肩負著培育後進的責任。走在前面的人回頭去引導後面要跟上的人,不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嗎!

三個故事的啟示

  • 親朋好友只要能夠聚在一起,就抓住機會,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時間;
  • 學習在乎身邊的人,以誠相待,以禮相親;
  • 除了自己的工作,一定還有看似不相關的人和事情我們可以貢獻能力的地方。

最後我要說:

因為有情,所以在乎,所以在來得及的時候,做你能做的事。

Similar Post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