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5428

上週五參加由 UiGathering 主辦的 2011 台灣使用者經驗高峰會,想知道贊助商的報導,你可以讀一下這一篇:2011台灣使用者經驗高峰會:當科技遇上使用者。想知道主辦單位的快打小手的現場實況分享,你可以讀一下:關於【2011 UX Summit】HTC – Drew Bamford關於【2011 UX Summit】Google – 唐絢,這兩位專題演講的主要內容都已經被「相對完整」地記錄下來,我就不用再多說了,我想跟你分享我個人的學習心得。

 

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

 

我本身沒有使用過 HTC 的手機,所以沒有相對應的使用經驗,但是從 Bamford 講解 HTC 的 User Experience (以下簡稱 UX) 設計,他們一直強調所謂「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這讓我想到以前在寫 C++ 程式時,有一個物件導向 (OO, Object Oriented) 的觀念,而這個 object,在 UX 設計中,指的就是「人」。所有的類別 (class)、屬性 (attribute),都是跟著「人」在跑。

用程式語言的結構來看 (這裡不是教學寫程式的地方哩),可以定義成:

class people { phone-callout; phone-receive; message; email; photo; app; };

因此,當使用者 Eric 打電話出去 (Eric_phone-callout) 給 Lisa (Lisa_phone-recieve) 的時候,還可以同時知道 Lisa 其他的資訊,例如 Eric 上一次和 Lisa 傳遞的簡訊 (Lisa_message)、最近 Lisa 傳來的照片 (Lisa_photo),還可以知道 Lisa 最新在 facebook 的留言 (Lisa_app-facebook)。

以上只是一個舉例。因此我說:

要 User Centered Design,就要想清楚 People as an Object 時所需要的資訊,並且在 User 需要的時候,讓他容易取得。

 

問個好問題

 

我一直強調「問問題」的重要性。從 Bamford 的分享中,我也看到這一點。舉例來說,我可以這樣問:

Q1:我要如何讓人們可以方便快速的接電話?

但是我也可以問:

Q2:人們互相溝通聯繫的方式有哪一些?如果放在一起看那會是個什麼樣子?

Q1 的結果可能會跑出快速鍵、音量調整鍵、app 中止與接聽鍵… 等等;但是 Q2 的結果可能是發現人們會用簡訊、電話、facebook、Skype 或 Google Talk 彼此聯絡,而且三不五時還會打開照片藝廊回顧一起出去玩的朋友的照片,然後整合出真正以使用者為中心的 UX 設計。

 

結語

 

HTC 的智慧型手機在全球市佔節節高昇,其 UX 設計絕對有推波助瀾之效。套一句我同事說的

沒用過 HTC 得手機,還真的不知道我可以這樣要求手機做這些事!

嗯~這也是我拿到 iPad 之後的感想。

嘿,想多瞭解 UX 設計嗎?請密切注意後續分享。

Similar Posts

發表迴響